塑膠筆芯難回收成隱性垃圾,永續筆具設計成環保新趨勢 ——再衣筆提出材料循環新選擇
2025-05-09【台北訊】
你手中的筆,寫完後去哪裡了?
根據環保署統計,台灣每年使用超過2,000萬支塑膠筆芯,其中大多數因多材質結構、墨水殘留與體積過小,無法有效分類回收,最終進入垃圾焚化程序,對環境造成長期累積的碳排與微塑膠風險。
塑膠筆芯通常結合筆珠、彈簧、油墨與塑膠殼,屬於複合材料,,長期以來都被視為「無解的文具廢棄物」。在缺乏設計源頭管理的情況下,傳統書寫工具正成為被忽視的日常污染源。
面對這項難題,新創品牌 KARUS 推出的「再衣筆 DRESSED PEN」,提出了另一種可能:從「設計起點」導入材料循環思維。再衣筆以回收衣物壓製成筆身,搭配金屬筆管與國際通用型可替換筆芯,設計上具備高耐用性與高回收率,減少不必要的耗材浪費。
特別的是,再衣筆不重新染色,保留布料原有色澤與紋理,賦予每支筆可追溯的素材故事。例如橘紅色筆可能來自過季的禮服,深藍色筆來自制服或襯衫。這樣的筆不僅能長期使用,更讓書寫本身成為一種對資源的尊重與再造的參與。
永續筆具的設計思維,正逐漸成為全球文具市場的趨勢。包括歐盟對再生筆類的含量要求、美國多州校園減塑政策,皆推動企業與品牌重新思考「筆」的定義——它不只是書寫工具,更是日常消費者與環境關係的媒介。
在面對氣候變遷與減碳責任的今日,文具不再只是被忽略,更是環保設計思維的起點。像再衣筆這類設計,不僅回應碳排與快時尚的問題,也讓「循環經濟」成為人們握在手中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