♻️【環保還是誤會?】補充包不能回收的真相,你知道嗎?
2025-05-11你是否也以為買洗髮精、洗碗精的「補充包」是在做環保?
少了瓶器,好像就減少了塑膠浪費?事實可能讓你大吃一驚——補充包多數其實「不能回收」。
❌ 看似環保,實則難以分類
市面上的補充包外觀看起來是塑膠軟袋,其實多為**「多層複合材質」,通常由塑膠(PP/PE)、金屬鋁膜、尼龍等層層貼合而成。這種結構雖能防水、防漏、延長產品保存,但也使得補充包無法在一般回收系統中有效分離與處理**。
根據環保署與多個回收業者說法,大多數補充包不具回收價值,即使民眾投入回收桶,最終也會被篩選剔除,進入一般垃圾流程,甚至成為焚化爐中的「誤丟塑膠」負擔。
💡 換個角度思考「環保選擇」
環保不只是「看起來少一點包裝」,而是從「能不能再利用」來思考。「可回收、可重複使用、可被識別材質」才是真正環保的關鍵。
舉例來說,**KARUS 再衣筆(Dressed Pen)**就是一個從源頭解決廢棄物的好例子。品牌使用來自台灣在地的回收舊衣、工業布邊,壓製成筆身板材,並搭配可替換筆芯與金屬結構。這樣的設計不但減少了材料的使用,也真正延長了產品的生命週期。
✅ 身為消費者,我們可以怎麼做?
購買單一材質包裝產品,例如透明塑膠瓶(PET/PE)更容易被回收
支持品牌設有包材回收回收機制或裸裝補充站
減少不必要的補充包購買,轉向可長期使用的產品(如可替換筆芯的再衣筆)
鼓勵企業在產品設計階段就考慮「循環再生」的可能性
🔄 從補充包的真相看環保的複雜性
我們需要的是更透明的標示、更明確的回收指引,以及從源頭設計就思考永續的產品。補充包不是萬惡,但它提醒我們:環保不該只看表面,而是從整體生命週期來判斷選擇的價值。
當補充包變成難以回收的負擔時,選擇真正可延續、可被回收的物品 —— 就像再衣筆 —— 才是對地球的真正溫柔。